当代中国人为什么疯狂热衷学英语?
寒假将至,很多英语辅导机构又迎来了招生热潮,一些热门的辅导机构甚至出现了爆满的现象。在人们的脑海里,似乎有一个刻板的印象,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精神总是特别疯狂,不仅学前在幼儿园和补习班学,上学时在学校和课堂上学,甚至毕业以后步入工作了,还是在学。中国人真的热衷学英语吗?这种疯狂的学习惯性又从何而来呢?
一、中国人学外语的热情持续百年,不是近来才有,学外语的动力是“睁眼看世界”英语教学机构和教学方法的发展壮大,侧面印证着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无论是传销式的疯狂英语教学,还是带有心灵鸡汤色彩的培训机构全国开花,亦或是现如今互联网+的线上外语学习社区,中国人这近几十年来,革新的是外语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变的是那一腔狂热。
中国人学外语的热情,不是最近才有,如果接续历史,会发现晚清民国以降,中国人学习外语的热情就一直很高,这种热情背后有强大的动机,就是所谓“睁眼看世界”。因为外语是工具,是了解世界的方式和途径,从闭关锁国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中挣脱出去,就必须“师夷长技”。很多近代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在撰写回忆录时,都涉及了学习外语的经历。上世纪20年代,中国教育界出现了学习西方教育的热潮。在最早期的辅导机构里,就已经出现后来被称为“浸入式”的教学方法:部分教会学校全英语授课。翻译西文、向西方学习之势蔚然成风,英语教学开始初具规模。实际上,稍加留心就能发现,中国近代史上的多数文化名士,如鲁迅、郁达夫、钱钟书、老舍等,都有外国留学经历,无论是欧洲、美国或者日本,总要有一两门外语支撑起他们的学养。而且民国时期的留学生,外语学得似乎比当代的留学生扎实。对于外语,这些学者、作家不仅仅能做到懂和用,还能进行翻译,做到通达娴熟。
东方语言学大师季羡林生于1911年,他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自己学习外语是从10岁开始的,并且写到了很多少年时代的英语学习班,可见当时英语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需求,在《我与外国语言》这篇文章中,季羡林写道:“我除了在学校里念英文外,还在每天晚上到尚实英文学社去学习。校长叫冯鹏展,是广东人,说一口带广东腔的蓝青官话。他住的房子非常大,前面一进院子是学社占用。后面的太院子是他全家所居。前院有四五间教室,按年级分班。”而他所学的这点英语,在日后的升学中起到了作用,帮助季羡林升入了好的高中,后来考入北京大学,进而远赴欧洲留德十年。
上世纪50年代,由于经济生产和社会制度都吸收苏联经验,学习俄语又成为一种时髦和必需。虽然经十年动乱让国人学习外语的进程暂时停滞,70年代末,恢复高考以后,英语在中国国内大中专院校越来越得到重视。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还曾经兴起过一阵学习世界语的风潮。1981年12月,楚图南、胡愈之、巴金、冰心、白寿彝、叶圣陶、夏衍等知名人士发起成立世界语之友协会。《红楼梦》、《论语》、《鲁迅小说集》等经典著作都被翻译成了世界语。到1986年举办第七十一届国际世界语大会时,全国已有40万人学习了世界语。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在众多外语中脱颖而出,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通用语言。世界语则逐渐落伍,如今使用者寥寥。这也证明了语言是种实用的东西,没有用就会被抛弃。
二、在中国人求学和就业的道路上,英语扮演着守门人的角色,不得不学好,在九十年代初,为了能够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曾经掀起一场“三会”培训,其中三会指的就是会微机(就是后来的计算机、电脑)、会驾驶和会外语。当时很多体制内的外语补习班,都是依靠行政命令推行和开展的,足见对外语学习的重视曾经一度到了何种程度。
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外语科目一直列入文理科必考科目。1980年全国高考英语按总分30分计入总分,当时语数政都考,理科加理化,文科加史地,每科分数100分,加上英语总分为530分。81年英语按70分计入总分,82年后英语分也到达满分100分了,后来无论是改成120分满分还是150分满分,英语一直与语文、数学并列为三门必考的主要科目。非但是高考要考外语,考研究生、考博士,甚至考职称和一些专业资格证,外语也是必考内容。无论是为了达标通过的目标性考试,还是高考这样优中选优的选拔性考试,很多重要的考试中,总也少不了外语的身影。甚至想要脱离国内的教育体系,去国外留学,大多数国家还是有针对外国留学生的英语水平考试,比如我们熟知的雅思和托福。
考试是一种通过行政手段抬高外语重要性的最突出手段,这也是很多国人对外语考试非常痛恨的原因,因为应试教育下的外语教学,很大程度上学成了哑巴外语,学了不会,考完就忘,学以不致用。因此,近年来,国家在一些考试中都有了弱化外语的倾向。比如很多地方的职称考试,已经不考英语了,而呼吁在高考中降低英语占分比重的声音也一直不绝于耳。
但即使破除了行政化的英语学习任务,英语学习的热情恐怕也只能有增无减,这是因为在现实工作中,外语特别是英语的重要性,已经让人们不得不学。其中,工作需要和城市居住环境的国际化,是主要的原因。
三、马云的榜样,“国际化大都市”的梦想,催使学英语越来越“从娃娃抓起”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这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人都讲英语,世界上约有20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使用,世界上差不多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懂英语,在商业世界和学术界,英语是最广泛使用的语言,是行走江湖的必备工具。改革开放一直到今天,以英语为代表的外语仍然充当着了解西方世界先进技术和生产力的主要媒介和抓手。很多企业家得到先机的最初原因,就是因为英语好。在这方面,开创了阿里巴巴商业帝国的马云是最鲜明的案例。1988年,马云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后去了杭州电子工学院,任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1995年,杭州要修一条通往安徽阜阳的高速公路,马云担任了前去美国翻译和协调的工作,就是在这次出国经历中,马云接触到了互联网,从此开创了阿里巴巴的互联网商业帝国。
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英语作为了解世界趋势变化的工具,掌握得熟练就是一种资源优势,人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在为了争取更好的工作机会时,其动力是内驱的,而不是外部施加的。过去,有一个说法叫做“你们之所以觉得英语以后工作也用不上,是因为你们英语不好只能选择不需要英语的工作”,而现在,稍微像样点的跨国公司或者上市企业,很多岗位如果不能熟练掌握英语,不是做不好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有就职的机会。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只有外企需要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而现在,优质的国企和私企,想要走出去占领国际市场,比外企更需要员工懂英语。工作需要之外,中国城市建设的国际化趋势,也让英语学习成为一种必需。近年来杭州、西安、武汉等省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构想,特别是成功举办了G20的杭州,已经具备了国际化城市的雏形。老牌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则拥有数量巨大的外国留华人员。美国咨询公司科尔尼发布的《2014全球化城市指数》显示,在全球化都市排名中,北京位列第8,仅次于伦敦、纽约、东京等老牌国际化大都市,而在2010年北京还仅仅排名第15位。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向世界,这其中都少不了英语的作用。实际上,早在2006年,就有180多座城市的城市规划里,写明要成为国际化大都市。要知道中国统共只有280多个地级市,一多半变成“国际化大都市”,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虽然这种城市规划不尽合理,但就目前中国如此迅速的国际化步伐,沟通的方式也得能跟得上城市发展的脚步才行。
虽然说入乡随俗,老外也免不了学习中文,但从沟通效率和普及程度来说,英语无疑还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沟通交流的首选方式。所以,各地的英语补习班才鳞次栉比,一到寒假学生盈门。为了能适应居住和工作,英语教育已经不可避免地“从娃娃抓起”,现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孩子们将来的学习模式更加多样化、全球化,练好内功学好英语,才能适应将来的世界一体化竞争环境要求。
英语是一条通向整个世界的甬道,拥有外语能力,基本上就拥有了开眼看世界的能力。在企业发展与城市建设日渐全球化和国际化的现在,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仍然会持续下去,接续近代以来“开眼看世界”的历史。这种学英语的动力源自老百姓内心,这种学英语的内驱力就注定了“英语热”远没到结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