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位职校生眼里有光、脚下有路
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进入职业院校,他们毕业后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不过,“很多进入职业学校的孩子进校门时是低着头的,内心缺少积极向上的能量。”做了十多年的学生工作,翟鹏被评为全国铁路优秀共青团干部,他说,职业院校的学生思想上波动较大,思政教育对这些学生更为重要,“学校要让他们‘眼里有光、脚下有路’,这就需要用思政来点亮。”
翟鹏是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学工办主任,他和6名同事是全系1900多名学生的思政“大家长”——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思政教育。
自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润物无声的全方位育人格局正在构建,其中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也逐步完善。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2022年工作要点中提到,教育部将分专业大类深入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举办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和中职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
长期以来,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面临教师人手不够、专业课与思政课如何更好融合等问题。如何破解?
教师认为无比重要的思政课,为何有学生不感兴趣
“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状态和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状态有所不同,甚至有些孩子的情绪、心态都处在一个敏感的状态,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将来可能会走上错误的道路。”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专职的思政课教师张仙雯深有感触。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钢琴调律专业教师贾珍认为,与本科学生相比,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领悟力也有一些差距,因此在专业课程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在掌握技术能力、提高“硬件”的同时,也能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养等“软件”能力,“最重要的是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让他们有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张仙雯在教学中发现,教师认为无比重要的思政课,在学生眼里却不一定感兴趣。她观察到,大部分学生对语数外、思政课等基础课程并不感兴趣,“他们来了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以后好就业,他们认为短期内,思政课不能给他们带来大的改变。”
为了让学生爱上思政课,张仙雯看了很多视频资料,想了很多方法。她的课程主要涉及道德法律、政治常识两部分内容,“只讲理论知识学生是不会听的,让职业院校的学生安安静静坐45分钟听课很难,所以要不断想出新的方法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比如课程要多结合新闻时政热点、跟紧法律热点,紧跟潮流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为了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热情,张仙雯要求自己把每一节课都做成活动课,她让每个班的同学分组进行小组教学,针对新闻热点进行小组讨论,并通过“翻转课堂”让学生当老师,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与思政教育真正同频共振。
曾经有两个学生刚入校时非常颓废,对自己的未来没抱任何希望,入校后,在思政课上逐步建立了信心,一年后,他们加入学生会,带领同学积极参加各类活动。
像这样的案例在翟鹏身边也时常发生。每学期,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都会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
翟鹏说:“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处于不完全成熟状态,需要积极引导,经常关注,给予关爱。我们学院创设的资助育人体系,不仅注重对学生的物质帮扶,更加强对受助学生的心理资助,做好思政教育就要多维度下手。”
没有量化考核,学生的变化就是最好的答案
曾有教师向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思政辅导员张雪松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教了半辈子技术,但怎么把技术和思政、和党史学习教育结合在一起?”
张雪松注意到,这是很多年长的教师普遍的问题,“在过去的教学经验里,他们没有特意将党史、思政教育融入教学中,当有了这样的要求时,就不会了”。
张雪松帮助这位教师寻找思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思政不是割裂的,正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的机械开始发展,实现了0到1的突破,到现在我们的机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
这样的问题贾珍也遇到了。钢琴演奏等专业的教师也常和贾珍讨论:“音乐表演怎么和思政教育挂钩?教学生弹莫扎特的曲子怎么能融入思政教育?”
“最开始我也是生硬地给学生讲理论知识,但能很明显感觉到,大家对思政元素的理解并不深,甚至觉得有点儿无聊、生硬。”贾珍不断摸索方法,后来找到了“体验法”。“钢琴调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就用情景课堂的方式,一名学生做客户,一名学生做钢琴调律师,模拟为客户调律的场景。通过学生的表现来指导他们如何与客户沟通,如何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升自身修养等等。”
在体验的基础上,她经常和学生分享让自己感动的大国工匠故事,让学生从心里爱上自己所学的技术,尊重、敬畏自己的职业。贾珍说,思政教育和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紧密相关,“要让他们成为有礼貌、懂规则、讲文明、爱社会的学生,这样的教育是穿插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是一节课就能实现的。”
贾珍也经常去旁听专职思政老师的课,学习对方讲课的方法、记下知识点,融入自己的专业技术教学中。为了知道自己的思政教学有没有被学生理解,她还给学生留了“课后反思”的作业,让学生对自我表现、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总结,“一方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培养他们总结的习惯,未来就业后,也能及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也是一种思政教育”。
这样环环相扣的大思政教育让贾珍看到了学生的成长。
有个学生比较内向,在课上也不怎么说话,于是贾珍就特意让这名学生多次参加情景课堂,不断强化他的沟通能力,“我告诉他,如果不能做好沟通,那这门技术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在贾珍不断的鼓励和培养下,这名学生从入校时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青涩少年,成长为活泼开朗的技术人才。贾珍说:“思政教育没有量化考核,这种变化就是最好的答案。”
“我们希望职业院校的孩子走出校门时昂首挺胸”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廉思说:“产生共情是做好思政教育的一把钥匙。”各地职业院校的思政教师在尝试各种方法寻找这把钥匙。
2021年,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推出红色话剧“舞台思政”大比拼,张雪松和他的同事们多次开会讨论,最终将剧本主题确定为讲述抗美援朝故事、赓续抗美援朝精神。剧本讲的是一位少年带着爷爷重返抗美援朝战争遗址,听爷爷讲完抗美援朝的故事后,少年更深刻地感受到抗美援朝精神的故事。
“今天,我们的抗美援朝精神仍在延续。疫情暴发,中国不仅用强有力的措施严控国内疫情,同时还派出医疗队支援其他国家。虽然时空不同,但中国始终都展现着大国风范,践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承诺。”在排练中,张雪松和其他老师不断引导参演学生领悟舞台剧内涵。参演学生逐渐明白了继承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位主演最初只是为了好玩参演,但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多次排练,他逐渐被志愿军感动,含着泪完成了正式演出。后来,这位同学主动找到张雪松说:“抗美援朝精神润物无声,一直流传到了现在。”张雪松告诉他,“这是一种国际共产主义精神,不论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还是‘双碳’目标,都是中国向世界展现的大国担当。”
翟鹏说:“排舞台剧不是为了让学生看热闹,而是要让他们通过表演、观看舞台剧能理解其背后的精神。我们要的不仅仅是视觉效果,而是看过后能有反思、有感触,能够指导他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们有帮助、有影响,那才叫思政。”
翟鹏也带领辅导员团队不断寻找新方法,他们打造联合学习阵地提高学生学习党史的积极性、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下沉社区进行志愿服务,把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让思政教育陪伴在学生左右。
翟鹏说:“学生未来的工作基本都与铁路相关,他们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希望,那些低着头走进职业院校的孩子走出校门时昂首挺胸,肩负起新时代强国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