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9月启用新课标:古诗文背诵增至72篇 增德、法和西班牙语
南都讯 记者唐孜孜 发自北京 今年9月开始,普通高中将开始启用新课标。根据教育部1月16日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普通高中学生三年要修满144个学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综合实践等国家规定的必修课要修满88个学分,留有56个学分空间给予选择性必修课和选修课。
此外,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学科标准首提凝练学科核心素养,并加强中华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
语数外等必修课难度降低
南都记者注意到,新课程方案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如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教育部称,该调整是“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
据了解,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者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考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根据最新公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学生需要在三年修满144个学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国家必修课程,占88个学分;选择性必修课学分需达到42学分以上;选修课学分则需要达到14个学分以上。必修内容原则上按学期或学年设计,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内容原则上按模块设计。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介绍,国家规定的公共必修课,其难度是要所有的学生都能经过学习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新标适当地降低了难度。
南都记者发现,新课程方案对高中外语也做出了调整,在保留原有学习科目,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学校可自主选择第一外语语种,教育部鼓励学校创造条件开始第二外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也占了14个必修学分,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三部分组成,主要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等方式进行,由学校统筹计划与实施。其中。志愿服务占2个学分,要修三年不少于40小时。
此外,新课程方案还规定,体育与健康的必修内容,必须在高中三学年持续开设。
对革命传统教育内容要求做了强化
在这次最新改革中,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教育方面,要求其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如在语文的“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此外,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也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
革命传统教育内容也要求贯穿在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各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广泛阅读革命先辈的名篇诗作。
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认为,传统文化教育不是简单地开一门课。首先要结合各个学科的特点,全科渗透。
“比如数学有什么传统文化?杨辉三角,是不是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有武术、养生内容。音乐课程,也有我们的一些经典作品。” 申继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