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际教育的新挑战!停办、更名学校不断?
2021年以来,我国教育迎来大变局。而深圳地区,更是发生多起国际化学校停办、更名等事件,引发广泛热议。如何通过深圳国际教育发展现状真正透视这块热土,正确看待深圳部分国际化停办的深层次动因,以及洞悉深圳国际教育的发展可能?本文将对此探讨。
深圳国际化学校现状
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经济和国际教育市场发达,近年来其新增国际化学校一直居于我国前列。
据新学说不完全统计,深圳自1988年成立首所国际化学校深圳市蛇口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以来,截至2021年12月,深圳共有69所国际化学校。其中,民办国际化学校47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12所,公办学校国际部10所(注:数据剔除了停办的国际化学校)。
尤其从2011年开始后,深圳国际教育进入一段高速发展期。2012-2021年的十年间,深圳国际化学校数量新增了1倍,新增了36所。这一期间,深圳国际教育不仅学校类型齐全,课程丰富,其入驻的中外品牌更是多元、市场繁荣。既有贝赛思、道尔顿、哈罗、曼彻斯通城堡、坎特伯雷国王学校、诺德安达等美式和英式品牌,也不乏枫叶等国内知名教育品牌的入驻。
01 深圳国际教育发展下的“小插曲”
深圳国际教育在高速发展的同时,2021年之后也进入一段变革期。这一时期,深圳多所国际化学校终止运营,或发生更名等情况。
2021年8月,深圳慧昇书院发文公布停止办学。
2021年10月,博石教育宣布博石儿童中心暂停营业。
2021年12月,深圳哈罗礼德学校暂时停办义务教育阶段;深圳太子湾试验部宣布在2022年7月结束运营。
2022年,深圳查特豪斯书院自2022年6月30日起结束运营。
深圳作为教育开放的先锋和教育投资的热土,其国际教育市场在高度繁荣的同时也存在野蛮生长的现象。例如,深圳部分国际化学校在未取得办学牌照的情形下便开始招生办学。国际化学校每个对外发布的停办公告,似乎都拨动着家长的神经,并引发了社会关注。
梳理这些停办学校的案例便可发现,这些学校主要受政策规范性或不合法办学引起。202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原则上不得审批设立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办学。在此情形下,未获得办学许可的国际化学校存在着停办风险。
在停办外,深圳国际化学校同时迎来一波更名潮。
尽管深圳国际教育迎来一段短暂的阵痛期,深圳国际教育依然有国际化学校落地。2022年,英国坎特伯雷国王学校前海校区、深圳丽林维育礼雅学校等国际化学校再为其注入活力。但透视深圳国际教育这块沃土的发展,还需深层次的洞察。
深圳国际教育的挑战和机遇
从深圳的办学实际上来看,深圳国际教育变革具有深层次的动因和新的机遇,同时民办国际化学校迎来新的定位。
深圳国际教育的挑战
随着各地将不再审批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规模占比将控制在5%以内。这无疑抬高了民办国际化学校的准入门槛。同时,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控比也对深圳国际化学校构成了挑战。
据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深圳市民办义务教育收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收费管理办法》)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深圳共有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共计255所,占全市含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33.6%。同时该文件附件还指出到2025年,深圳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占比将下降至15%左右。
尽管深圳市将通过提供更多的公办学位进行控比,但不可否认的是深圳市民办国际化学校或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在高中阶段据,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内深圳有10.8万学生符合中考划线录取条件,其中公办普高学位5.91万学位,公办录取率为54.73%,连续四年走高。深圳市近4年符合划线录取人数连续递增,深圳民办高中或民办国际高中招生人数逐渐增加。虽然民办国际高中依然存在巨大的教育市场缺口,公办高中录取率的迅速提升无疑对其构成了一定挤压之势。
从深圳国际化学校建设要求来看,2021年《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规定,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要符合独立法人资格、校园校舍及设备、专任教师队伍、财会核算、招生、毕业证发放“六独立”要求。
在该政策要求下,深圳民办国际化学校需满足相应的场地面积、基础设施、资金等开设条件。据悉,许多深圳国际化学校很可能因场地硬件设施而无法取得办学许可而被淘汰出局。同时,《深圳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还提出将全面加强民办学校财务管理,构建民办学校监管体系。
新形势下,深圳对国际化学校高门槛的设置,可有效防止大批国际化学校“爆雷”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对民办国际化学校的规范办学、质量办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深圳国际教育的机遇
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相比,深圳最大的特点就是“年轻”。据《中国人口报告2020》,深圳的平均出生率是19.07‰,高居全国第一。同时,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仅有32.5岁。
在强大经济和人才的吸引下,深圳学位紧张存在巨大缺口,国际教育市场市场需求旺盛。2021年12月,《深圳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表示,到2025年,在深就读国际学生及港澳学生数量由4.5万增至6万人。
深圳国际教育发展受到多项政策扶持。《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广东省将围绕“双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
2021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南山前海片区片区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随后,深圳市举行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新闻发布会表示,“支持港澳和国际高水平医院在前海设立机构,建设特色民办双语学校、港人子弟学校以及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此外,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印发《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提出放宽深圳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举办者市场准入,允许内资企业或中国公民等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南山区坎特伯雷国王学校2021年12月召开了家长见面会透露,南山国王学校或将从计划中的民办双语资质转为纯外籍国际学校资质。
尽管深圳近两年有少数国际化学校停办,但细视停办的国际化学校可以发现,这些学校大多为新开的、办学不规范的学校。在新政下,不合规办学或未取得办学资质的国际化学校或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局面,同时民办学校办学门槛的提高也促使国际教育市场由无序扩张转向规范发展。
同时,特色、优质的办学成为民办国际化学校的新要求。例如,《实施条例》明确提出,优先扶持办学质量高、特色明显、社会效益显著的民办学校。而深圳也指出了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方向,将民办教育定位逐渐转变为提供优质特色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而言之,规范办学、民办国家化学校特色发展、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走红、粤港澳融合下的港澳子弟学校建设等成为深圳国际教育的亮点和重要方向。深圳国际教育在拥有强大信心、开拓创新之心的同时,也更将迎来真心、诚心的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