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5+2区考生、非5+2区考生和成都市外考生,如何进479?深度解析
关于高中如何进479这个话题,一直都是本地生、调剂生,包括外地生家长极其关注的一点。
比如,最近就经常被问到,我孩子户籍在锦江区/双流/彭州/达州可以走哪条途径?现在还有无外地生考试?需要填报志愿吗?等等……
今天小编就分成5+2区考生、成都市非5+2区考生和成都市外考生这三大不同“考生类别”来给大家做个梳理和指导。
总之一句话:不同中考身份的考生进479的路线,完~全~不~同!
何为成都5+2区考生?
学籍或户籍任意一个在成都5+2区,中考升学区域也在5+2区,那你就是5+2区的考生。
但因为户籍原因,5+2区考生就又分成本地生(统招生)和借考生(调剂生)两种:
5+2区本地生
户籍在5+2区、学籍不论在不在5+2区,只要选择在5+2区升学,就是5+2区的本地生;
5+2区调剂生
学籍在5+2区、户籍不在,但选择留在5+2区升学,这部分学生就是5+2区调剂生。
换句话说,你的学籍和户籍至少有一个在成都5+2区,你才有资格在5+2区参加中考,也才能通过中考成绩来填报志愿进479,这也是5+2区考生的专属升学途径。
但统招生和调剂生在可享受的升学待遇也不同,尤其是在填报第二批次省级重高志愿时,5+2区统招生可填报5个志愿(3个统招志愿+2个调剂志愿)、5+2区调剂生则只能填报2个调剂志愿。
再来看一组数据
这是2022年通过中考成绩考进479三校七区的最终录取线
从录取分数来看,全5+2区今年排名要在2346名以内的本地生才有机会通过中考成绩成功入读479,而调剂生的难度更大,今年最低都要634分才能进到石室北湖。
当然了,除了通过中考成绩硬考479之外,5+2区本地生还有机会通过市级指标、艺体特长生和部分项目班进入,但这些都需要提前做好规划,竞争难度也大。
同时,还有条拼爹的升学途径,那就是高层次人才子女或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只要中考成绩上到5+2区重点线,那就可以申请直接高中就读479。
何又为成都市非5+2区考生?
简单来说,中考升学区域在成都二、三圈层,这部分考生就属于成都市非5+2区考生,但也要分成当地的统招生和调剂生两种身份。
区别原理跟5+2区考生一样,还是以“户籍”为王,户籍在当地就是当地的本地生、户籍不在当地则是当地的调剂生,大家可以自行判断自家孩子的中考身份。
这部分考生进479也比较多,但相对竞争较大,至少有5种:
方式1:外地生班
上面是479三本部今年面向非5+2区招生的强基计划班招生计划,只要是非5+2区的考生都符合报考资格。
方式2:郊县生班
郊县生班跟外地生班不同,它只适用于成都市内非5+2区的考生,且只针对479四个分校区,并不涉及三本部。
下面是今年郊县生班的招生计划,招生总人数200+,但除了5+2区之外的16个招生区域的考生都可以填报,竞争还是非常大。
方式3:市级指标到校生
“新六区”和东部新区符合指标到校生资格的考生还有机会拿到479市级指标,成功获得市指标后,中考成绩只用上到5+2区重点线就能成功入读。
但弊端就是分配名额少,平均每个区就能拿到20来个,竞争非常大。
方式4:艺体特长生
“新六区”的本地生还可以通过艺体特长生考进479,但前提是这些学校要招你的艺体特长项目,且你的中考成绩也要具备竞争力。
因为艺体特长生并不是单看专业成绩,最终是按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来综合排名选拔。
同时,由于艺体特长生在第一批次录取且第一志愿至关重要,所以到底报哪所学校?第一志愿报又如何填?都需要提前做好规划。
方式5:部分项目班
项目班,简单来说就是学校自主招生的班型。
如果你有“三大球”体育特长,恭喜你,你就还有机会通过项目班进479。
比如,七中高校就有校园足球班、石室文庙有排球预备队、树德光华还有篮球预备队,但每所学校的招生要求和测试内容都不同,也需要提前了解和准备。
小结
1、外地生班和郊县生班这两条途径对成绩要求非常高,尤其是想进479三本部,全区排名前5的同学可以试试;
2、市级指标名额较少,校排名靠前+随缘;
3、艺体特长生,文化+艺体特长,文化成绩要求略低;
4、球类项目班,文化要求低,但专业要求非常高。
何为成都市外考生?
这个就很好理解了,户籍和学籍都不在成都,又想来成都读高中的考生就叫做成都市外考生,也是最典型的“外地生”代表。
敲重点:外地生读479只有一条途径——479三本部的强基计划班,也叫外地生班。
这就跟成都市非5+2区考生进479的第一条途径一样,300个招生计划,只要是非5+2区的考生都可以报考,成都市外考生也一样。
同时,由于这部分外地生的户籍和学籍都不在成都,按照目前成都中考政策,就没有资格在成都参加中考,那就更谈不上走郊县生班、市级指标和艺体特长生等途径了。
所以,成都市外考生就只能通过初中当地的成绩和排名来试试三本部的外地生班。
除了仅有这一条途径之外,雪上加霜的是,要进三本部的外地生班又谈何容易。
每个学校每年就招100人,选拔的都是超级牛娃、学霸中的学霸,用“全省掐尖”四个字来形容都毫不过分,真不是普娃能涉足的领域。
所以,小编还是一句话,如果计划高中要来成都读书,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能在中考报名前让孩子完成落户,毕竟有“户籍”加持的本地生,进479的优势才更大。
当然,如果小升初就能在成都读书那肯定就更好了,指标到校生也能保住,再加上初中教材各地也存在差异,要想当有竞争力的初升高回城生并不容易,这也是为什么一再建议大家小升初就要考虑初升高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