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早申|数万名中国孩子正在放弃自己的热爱
失眠的夜里翻看近三四年的美本申请概况,不难发现包括“藤校”在内的美国顶级大学,似乎都在向中国学生缓缓关闭大门。
机会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激烈,但令人担忧的是还有很多人都跑错了方向。
在讲求“多元化”的美国大学招生官眼中,他们看到的不是鲜活的个体,而是为了升学而排列组合出来的“模板学生”。
这不仅犯了“爬藤”的大忌,同时也折射出“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对申请者的伤害——有多少孩子正在牺牲自己的热爱,去迎合所谓的“标准”?
在美本升学方面成绩斐然,连续三年稳稳斩获斯坦福,哥大、芝大、西北等名校,今年美本早申,又有50%学员收获了普林斯顿、斯坦福、哥大、约翰霍普金斯、西北等顶级录取。
01
顶尖美本拼的“多元化”
究竟要怎么看?
老师们认为,理解“多元化”,第一步得摆脱的就是中式思维的竞争和比拼 - 打竞赛、拼推荐信、军备竞赛...简言之,在已知的成功案例里寻找表层的蛛丝马迹,套在自己孩子身上,这绝不是好的教育,也不是好大学青睐的孩子与家庭。
“
给比赛和学术项目作排名,用这些来对孩子进行筛选和分类,是反人性和反教育的行为,我们不认同。” - Shang
多元化这个概念,是美国大学精神的核心。顶尖大学想要有思想和行动力的个体加入进来。同时,这就意味着有一些核心概念是一定要满足的,比如:学术的卓越和对公共世界的热忱与关怀。
首先,好大学不可能招学术平庸的孩子,但绝对不能把学术卓越简化为竞赛成绩。
“如果孩子没有SAT或者GPA很吃力,我们也会担心,但如果没有一摞AP成绩或竞赛,我们完全不担心。因为在最Top美本的申请比拼里,学术能力体现在思维认知的深刻程度,一定是通过复杂的文书与附加材料的称述,层层垒砌的。”Shang老师说。
事实上,孩子有竞赛基础的并不多,因为这些孩子们都明白:学习不是为了与谁比较,更多的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热爱,他们的与众不同也在相对纯粹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的驱动下初现端倪。
今年被斯坦福录取的Sam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作为一个青春期的男孩,Sam有着自己的执着,其中差点让他吃了大亏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尊严”。在申请的关键一年,挑战了难度最高的数学选课。结果可想而知,没有拿到A让他的成绩单失色不少。
但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拿到A吗?品优的老师从不这样认为,只要是真的热爱,就不存在没有意义的努力。
因为痴迷“二战史”,四年前品优老师把Sam送进了在历史课程上“极端丰富”的美高康科德高中Concord Academy。基于对美高课程的透彻理解,品优老师从9年级开始就引导Sam选择逐级向上、由广到精的各类历史选课。
基于对美高课程的理解,老师从9年级开始就引导Sam选择逐级向上的历史课,例如,从9年级通过世界历史等校内基础历史课明确历史研究方向,缩小话题领域,12年级选择更有挑战的理论课程,深入探究。
“每一门课后,我们都会探讨有了哪些新的认知,这些认识是否够深刻,和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关联。”
这样引导既满足了Sam作为“历史爱好者”的兴趣,同时也更加有策略地将他导向“有研究能力的学术探讨”。
在11年级的秋天,老师们发现原本沉迷于历史故事,只喜欢抠细节的Sam开始尝试立论,写出属于自己的历史研究观察,于是就单独请了耶鲁的教授辅导他开展了关于德国政治的研究,所结合运用的方法就是曾经“失过手”的数学。
Sam结合国际关系里的“和平理论”和数学模型,解释分析了谈判决策问题,最终“跨学科”“跨难度”成就了一篇非常前沿的历史学研究。更是及时弥补了学科成绩上的不足。
不卷竞赛和出版,甚至没有那些“顶级夏校”加持,在品优看来,我们节省下时间做真正挚爱的事,做到极致。不仅能录取大藤,更是让孩子学会了去坚定走自己的路。
仅有学术能力并不足以敲开藤校大门,冲击顶尖美本还需要展现对公共世界的关切。
“
好学校从来都不缺学术优秀的人,缺的是如何能够建立在自己的钻研之上,对周围世界产生影响的人。”
今年被普林斯顿录取,醉心于古典学与哲学的Steven就是一个典型。他就读于前五十名的美高胡恩中学Hun School。他在当地小学做志愿者时,开了一门课教小朋友如何理解古典学中的核心概念——修辞学。
开课的第一个命题就是“你听说了NBA勇士队内粉丝的争执吗?那你知道特朗普与奥巴马的论战吗?你知道怎么去辨别他们的论述里哪些是忽悠你的修辞表达?”
在Steven看来,对语料的批判性分析、学会做一个正义的判断,正是掌握修辞学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当然不是天生的,也不可能是“包装”出来的,它源于成长过程中的点滴积累。
还记得刚上美高时,Steven特别容易满足于自己取得的小小成绩,9年级的一场三方视频中,Steven妈妈非常直接地表达了对他的不满意:
“
我觉得他一点都不关心别人,如果一个孩子不知道分数以外的世界,那么成绩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为此,品优非常有针对性地安排了很多额外的活动,从学会从好奇心走向深入的学术研究,到从研究对象中找到力所能及的社会贡献,“Steven,知行合一是不分中西的品德。“ - Shang。
一方面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对周围世界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也要他们重新定位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老师们深知,只有问对了问题,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02
想要“多元化”
必须打破“文理分科”和“学霸思维”
那么什么才是对的问题呢?在老师看来,对的问题应该是“你如何思考世界”。这就要打破过时的“文理分科”和狭隘的“学霸思维”。
顶尖美本一直希望申请者们可以呈现尽可能多的可能性。因此在申请文书或是面试过程中,孩子们通常都会被问到:
你喜欢我们学校的哪几个方向?
你的学术兴趣具体有哪些?
从来都不是像中国家长们理解的那样去思考学文还是学理。
事实上,很多基础的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共同描绘了顶尖学校申请者的思维底色。
“
你思考世界的维度,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数学的、生物的、哲学的、历史的等等。但重要的是,你思考的对象不只是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而是它在巨大的系统里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前年被斯坦福录取的Angie,就致力于生物医学癌细胞的研究,但她理解问题的视角源于追问“在我们的社会组织架构中,什么样的‘细胞’才是好的?”
今年,上中国际一位录取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难项目 - 生物医学工程的Tiger也展现了与众不同的人文关怀。
他从自己的运动中受伤的经历延展开来,钻研包括假肢、辅助手臂恢复的医疗器械,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可以帮助人们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思考科技创新在何种意义上可以真正服务于人类的进步。
这些思考,没有停留在某一个简单的学科范畴,也不是一般竞赛或学术论文能够体现的。
传统意义上的学霸往往仅局限于“擅长学习”,但擅长学习的孩子未必擅长学术,本质上是两个级别的事情。
品优特别注重引导孩子们去培养大学级别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钻研的热情。
“
愿意花大量时间、经历去钻研一些与考试无关,看不到短期结果的事情。”
在Steven交给普林斯顿的一项额外的作品是他翻译的一首古希腊诗歌,在翻译这首诗的时候他单纯是因为热爱,根本没有想过将来申请可能会用到,诗歌中保留了很多孩子的语言和多次打磨的痕迹,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很好地勾勒出了一个独特的个体。
中国家长固有的传统学霸思维,往往局限于一些看得见的分数,过于追求这些有时会抹杀孩子真正的兴趣,认为好多事情是浪费时间。
但其实“孩子真正热爱的事情,往往都不是浪费时间”。
在这一点上,老师希望家长能够在申请季和孩子一起成长,并始终保持open minded。只有家长不断丰富自己的多元化思维,才不会把孩子局限在一个模子里培养。
03
国内的孩子的“多元化”之路更加难走
从数据上来看,顶尖美本申请方面,美高占有绝对优势。这是因为美高本身的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就与美本高度一致。
例如,这些年被热议的通过读“冷门”学科实现爬藤的“曲线救国”道路,对于美高的学生而言并不存在。因为很多在中国人概念里的“冷门”学科,恰恰是美高课程体系里的基础学科。
例如除英文和第二外语外,西班牙语、法语、古拉丁语等“小众”学科是贯穿美高4年的。
孩子们对这些学科产生兴趣是非常自然的过程,加之与品优老师的交流沟通,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学习这些学科对自己的和社会的意义所在。
但在国内很多家长和孩子看来,这些都属于副科。大多人依然沉浸在无休止的比赛和对主课的加强上。
为此,品优的老师会花更多的时间在日常的沟通和讨论上,引导孩子们思考理性问题背后的价值观,如何在过程中探索意义。
今年从上海美国学校浦西校区录取西北大学的Vicky,初中最爱的是时装设计,看似是难与竞赛匹敌的兴趣爱好,却在长达三年的规划中,坚持自己热爱的同时,拥有了深度思考的能力:服装与社会、经济、人类文明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
我们从来不会让小朋友去做他们不喜欢做的事情,或者选择不喜欢的方向。从来都是根据孩子本身的兴趣去慢慢引导的。”
另一方面,因为教育环境的不同,大陆孩子最难打的一张牌就是“多元化”,因为所有人的成长背景,学习经历,思想维度都高度相似,很少有不同的东西可以尝试。
为此,老师建议家长切忌不要去挤最大众的路,也不要去参考前年被名校录取学生的“路径”。
例如,今年申请到纽约大学的Yunchen就来自上海西南位育中学,从9年级开始她就开始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生物工程的学习当中,在没有校内很强的选课系统支持的情况下,通过校外探索建立自己的学术优势,最终实现了学校“零的突破”。
“
其中的关键,一定要孩子做的事是完全属于她的,这样就能规避掉很多国内的共性问题。”老师说。
04
给资源还要给陪伴,
“终身导师”的前提是“终身朋友”
尽管读美高是中国家长对“多元化”的一种很好的尝试,但也并不是鼓励所有人都挤破头去读美高,尤其是排名靠前的美高,加入变相的内卷,同时,也并非所有的升学顾问都能够帮助孩子充分利用好美高的资源。
当年Steven从深圳考美高时,托福刚过100分,热爱篮球,并没有其他出众的文体特色,也从没计划过申请前十美高,在当时,学风温暖的胡恩中学是一个绝佳的匹配。
进入真正适合的学校,在品优导师们事无巨细的计划和策略制定之上,将美高的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大量的沟通和陪伴,最终帮助Steven建成了属于他的罗马。
“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是说拿什么资源给他们,他们就会直接接收的,要完成转换的那一步,需要倾注大量的心血。”
老师还记得Steven在申请斯坦福人文夏校前,因为少年都会经历的情感问题,整个人消沉了很久。
为此,老师们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疏导与关怀,在陪伴他一起度过了低谷期后,才在最后关头提交了申请材料。
也正因为有这样一段“共患难”的经历,老师们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他从内心里认可,你是站在他这边的人。”有了这样的连接,之后的资源和建议都会顺畅很多。
大学申请从来都不是终点,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塑造了怎样的人,在这一点上,教育的理想与结果同样重要。
在求解“多元化”这道命题时,品优老师展现出了对教育的洞察和细致。
当我们不是为了追求成为完美的申请者,而是把孩子视为独特的个体时,差异化便自然显现出来,正所谓“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以上就是《美本早申|数万名中国孩子正在放弃自己的热爱》介绍。爱思学,您的教育规划师,提供免费留学评估,快速了解全国中介机构费用明细,排名、地址,欢迎咨询预约400-808-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