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快速阅读技巧|在公务员省考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更高的分数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两年公务员省考的行测试卷(尤其是言语),题干越来越长,理解难度也越来越高。
从命题趋势来看,长文段越来越受出题人的青睐,而作为言语拿分的主要模块,中心理解题的长文段也是出了名的。所以,只有攻克“阅读耗时”这一难关,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才能在公务员省考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更高的分数。
今天分享3个阅读技巧,帮你在考场上快速排除干扰信息~
01
把握提示词语,巧抓重点
从文段中寻找重点,是中心理解找到中心句,再将其进行恰当的同义替换,基本就可以锁定正确答案。文段虽长,但可以利用一些提示词语快速定位文段重点,如转折词、结论词之后的内容需重点关注;对于对策词要保持敏感,其引导的对策一般为文段重点;程度词强调的内容多是重点;指代词出现在尾句也可指代前文进行总结,此时要重点关注尾句……准确把握这些词语,找准其引导的内容,就可以快速锁定文段中心。下面通过一道例题来帮助理解:
举个例子
(2022福建)硼酸盐生物玻璃是以硼元素为玻璃网络基体,能够实现特定生理功能的玻璃,具有良好的可掺杂性和可降解性,在皮肤组织修复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该玻璃发挥生理功能的机制是组分中的硼、钙等元素,经过新陈代谢会被释放到体液中,刺激血管生成进而促进伤口愈合。然而,硼酸盐生物玻璃会释放大量碱性离子,改变玻璃材料周围组织的酸碱环境,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另外,微米级硼酸盐生物玻璃在伤口处与组织接触的有效比表面积较小,且玻璃表面离子不利于胶原蛋白的沉积,从而使愈合后的伤口容易形成疤痕。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新型微米级硼酸盐生物性玻璃可有效加速伤口愈合
B.微米级硼酸盐生物玻璃能够改变周围组织酸碱环境
C.玻璃表面的碱性离子可促进伤口处胶原蛋白的沉积
D.微米级硼酸盐生物玻璃修复损伤皮肤效果并不理想
解析
本题文段较长,逐字逐句阅读必定会浪费时间,大家要有意识的去寻找提示重点的信息。文段开篇引出“硼酸盐生物玻璃”的话题,论述其在皮肤组织修复领域可以起到的积极作用。接着出现转折词“然而”,由此可知前文并非重点,转折之后介绍了硼酸盐生物玻璃会抑制细胞增殖。随后通过“另外”表并列,又指出微米级硼酸盐生物玻璃会使愈合后的伤口容易形成疤痕。故文段重点在转折之后,从两个角度强调微米级硼酸盐生物玻璃在修复皮肤组织方面的不足,对应D项。A项“可有效加速伤口愈合”对应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B项“能够改变周围组织酸碱环境”对应“另外”之前的部分内容,表述片面,排除;C项,文段尾句论述“玻璃表面离子不利于胶原蛋白的沉积”,“碱性离子可促进伤口处胶原蛋白的沉积”表述错误,排除。
本题提醒我们,要对于提示重点的标志词足够熟悉,在阅读过程中保持“十二分”的敏锐,如此才能快速从长文段中找到重点。
02
理清脉络,略读非重点
文段中除了有提示重点的词语外,也有一些提示非重点的信息,这类信息在考场中可以略读。比如举例子、正反论证、数据报告、原因解释、背景介绍等内容,当读文段过程中遇到“比如”“例如”“譬如”“诸如”“类似”“好像”“因为”“由于”“:”以及“近年来”“随着”“在……背景下”等标志信息时,大家不用逐字逐句分析,略读即可。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快速锁定文段重点。在考场上把握住提示非重点的标志词,即可快速“过滤”掉不重要的内容,缩短阅读时间,提高做题效率。
03
灵活运用其他略读小技巧
在阅读文段时还有一些其他的“快读”小技巧。
如“除了……还……”“不仅……还……”“不是……而是……”等,当它们出现时,“还……”之后的内容、“而是……”之后的内容需要重点关注,前面的内容则可以略读。此外,若出现“与A相比,B……”时,B话题往往是文段强调的重点,与A相关的论述就可以简单读。牢牢掌握这些小技巧,也可以帮助大家放心大胆地略读文段,快速找到文段中心。下面就通过试题来看看这一技巧在省考中如何应用。
举个例子
(2022天津)作家都是在坚守文学信念的同时找寻创作的突破口,力争在文化的海洋腾起美丽的浪花。这需要作家深入挖掘现实生活,以丰富的创作手法、生动的艺术语言,塑造更多折射时代的面孔。但值得注意的是,作家要克服内容空洞的创作倾向,并不是写当代就是现实题材作品,真实是创作基调,一些只是故事发生时间为当代,却与当代生活割裂的作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实题材作品。现实题材作品不是将时代符号写进作品、对社会生活细节简单还原,也不是同质化回忆的机械陈列,而是要传达出作者对人生、对历史、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文学创作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B.文学创作应警惕内容空洞的创作倾向
C.现实题材作品必须传达出作者深刻的思考
D.好的文学创作应不断拓宽题材、丰富表现手法
解析
本题开篇指出作家需要深入挖掘现实生活,塑造折射时代的作品。接下来通过“但”转折指出真实是创作的基调,一些只是故事发生时间为当代,却与当代生活割裂的作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实题材作品。尾句出现了“不是……也不是……而是……”的句式,此时应重点关注“而是”之后的内容,又通过对策标志词“要”重点强调现实题材作品要传达出作者对人生、对历史、对现实的深刻思考。故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在尾句,强调现实题材作品要传达出作者的深刻思考,对应C项。A项“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是针对“与当代生活割裂”提出的对策,非重点,排除;B项“内容空洞”对应尾句对策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D项“拓宽题材、丰富表现手法”对应文段转折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这道题启示我们,找到中心句之后,对于比较长的中心句中也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要学会利用小技巧快速找到“重中之重”。
在考场上,文段越长我们越是应该利用技巧去阅读。通过一些标志信息,将文段化繁为简,从而快速锁定文段重点。切不可从头到尾“咬文嚼字”,这样费时又费“正确率”。在平时的复习中,遇到长文段不要心存畏惧,而是要多加练习,熟练掌握相应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