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还是国际?2023招生季,很多中产家庭到底如何选择
疫情过后,选择国际化教育的中产家庭是多了还是少了?这是最近频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
2023的招生季,所有人都卯足了劲儿甩掉过去重新开始,中产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规划和学校选择的话题是更热上加热。
然而,不少中产父母面对的,不仅有疫情带来的财产缩水和收入不确定;还有过去三年孩子在家上网课的PTSD,寒暑假不能带孩子海外游历增长见识的困顿;加上“众人盼望”的减负,以及不那么想要的中考降难度和职业教育的分流;各种关于国际和民办学校外教离开的消息和传闻;更别提幺蛾子不断的国际局势、中美关系……
到底是坚持公立体系还是选择国际教育道路,彷佛更多中产家庭有了犹豫和怀疑,父母们究竟都有什么样的新问题、新困惑、新考量?
最近几周,我们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如下:
再回顾一下疫情前每年择校季的热门问题:
那么,选择国际化教育的家庭比以前多了还是少了?
事实是,不顾实际跟风选择国际教育的家庭少了。
抗疫三年,家庭收入或者收入预期受到比较大影响的父母,不得不舍弃学费昂贵的国际化教育,回归我们不断强调的“择校要在预算上量入为出”的基本原则;
当下的国际局势、中美关系,国内大学生就业难、考公热,以及各种所谓对留学生回归体制内发展的限制,让看好未来在国内、体制内发展的家庭不再热衷送孩子出国留学,那么考国内大学当然是读公立学校更有竞争力;
而历经过去三年,坚定为孩子选择国际化教育的中产家庭,也愈发坚定了。
他们多是经济条件和支付能力尚好,长期看好全球化发展的家庭。有父母本身是海归,深信教育要走出去带回来;也有自身虽没有海外教育背景,但不想孩子走自己老路的家长……
只要经济条件允许,这些家庭会认真考量国内的国际(化)学校跟海外学校的性价比。
有义无反顾送孩子出去的,小学到高中阶段的目标国除了传统热门英、美、加拿大,距离和时区更近的新加坡登顶最热目的地,这顺便带热了泰国、马来西亚。
也有陪读家长带着小龄孩子回国,重选国际或双语学校的,因为无法举家移民,更无法忍受旅行受限下的天各一方。
当然,大多数决定选择国际教育道路的中产家庭,首选还是国内本地的国际和双语学校。毕竟,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我们生活的城市只要有足够多的学校和资源可选,就不必大费周折舍近求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