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政治必看知识点之马原
知识点1:哲学的派别和世界的状态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根据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的状态问题的不同回答,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辩证法坚持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特注:形而上学总共只有6种(孤立、片面、静止、否认矛盾、夸大外因或外力、贬低人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都是辩证法。
知识点2:运动和静止
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2.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4.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标准;5.静止是过去运动的结果或终点,未来运动的开始或起点。6.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由低级向高级)的必要条件;
①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②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诡辩论。③承认运动、承认静止是辩证法。④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辩证法思想;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诡辩论
知识点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①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意识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③物质世界(客观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④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是意识的“加工厂”,不是意识的源泉,意识的源泉是客观存在。
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知识点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一原理的内容包括:①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性是社会生活的本质。①人类社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②人们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③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知识点5:发展的实质与过程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趋势、规律、进程、潮流、必然性都可以代替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趋势、规律、进程、潮流、方向都可以代替方向)、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过程论思想:①任何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②任何事物都是暂时性的存在,都是要灭亡的,世界上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事物;③世界不是现有、现成、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无数个具体过程的集合体。
知识点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不平衡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就在于,它既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事物是由多重矛盾构成的。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知识点7: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联系: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知识点8: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观与否定之否定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坚持辩证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形而上学否定观则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
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知识点9: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①时间上有先后(前后相继);②内容上是引起和被引起、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彼此制约:前一个导致后一个产生)。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世上不存在无因之果,也不存在无果之因。①不存在无因之果——任何结果都是由一定原因所造成的;②不存在无果之因——任何原因必然会导致一定的结果
①可能性(有)和不可能性(无)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实现的条件或根据;②现实的可能性(充分)和抽象的可能性(不充分)的区别在于:条件或根据是否充分
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的:①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③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现象和本质相互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知识点10:主客观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本质和矛盾分析法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的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可以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具有批判的、革命的精神。恩格斯指出,在辩证哲学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矛盾分析方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和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知识点1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根本特征。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之第一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第一,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第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任何人的活动都不能离开与社会的联系。
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①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②社会政治实践是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政治活动。③科学文化实践是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科学文化实践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中重要的形式有科学、艺术、教育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人类实践出现了新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
知识点12:认识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因而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了,把活生生的认识运动凝固化了,把多方面的认识要素片面化了。最根本的是它看不到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二是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
知识点13:认识的两个阶段及其关系
认识的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具有不深刻这一局限性,所以必须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在形式上超越了客观事物,而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性质虽然不同,但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首先,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其次,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或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①指导作用。②解释作用。③预见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动力作用。②诱导作用。③激发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并重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知识点1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真理与谬误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经历了两次飞跃,实践与认识的运动既完成了,又没有完成。说它“完成了”,是针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而言的。说它“又没有完成”,是针对实践和认识运动过程的向前推移、向前发展而言的。习近平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真理发展的过程,不仅是相对不断趋近绝对的过程,而且还是不断同谬误作斗争并战胜谬误的过程。①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人类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难免发生谬误。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③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真理和谬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和相互转化,是促进真理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真理的无限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知识点1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检验标准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①二者相互依存。所谓相互依存,是说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必然是相对的和有局限性的。但是在这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而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二者相互包含。所谓相互包含,一是说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二是说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所以,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可分的,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在二者的辩证关系中,还要明确,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知识点15:真理的检验标准与价值关系
实践是检验具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实践标准的绝对性: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②凡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③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做出裁决。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实践标准的相对性:①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②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能完成的。③已被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经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这两种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真理与价值或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另一方面,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基于实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也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二者的统一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到更高级的程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
知识点16:唯心史观的缺点和物质生产方式的作用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①至多考察人的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②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物质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①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③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知识点17: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①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③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①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一方面上层建筑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②从服务的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调控的手段有法律、经济和思想等。③从服务的效果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它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知识点18:人民群众的组成及其作用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参加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知识点19: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
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在质的规定性上是相同的,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①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②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知识点20: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劳动力商品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其途径有两个:①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②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像其他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一旦劳动力价值降低到这个界限,以下劳动力就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维持。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货币所有者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就转化为资本。资本是增值价值的价值,它反映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知识点2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成果或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了超过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形成了剩余价值,这是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的关键。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知识点22: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再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以用剩余价值率表示:m′= m/v。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知识点23: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除了延长劳动时间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这个过程的客观后果则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知识点24:资本周转、再生产和工资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很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时间,二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社会生产是连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实际工资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是与其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增长幅度相比,实际工资提高的幅度还是较小的,只要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基本经济关系不变,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就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知识点25: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竞争
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最简单的、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是短期价格协定。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①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后,没有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②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起来,还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③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①在竞争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垄断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巩固和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②在竞争的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而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激烈。③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且主要在国内市场上进行;在垄断时期,竞争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①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实现的。②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多种途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③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左右国家的内政外交及社会生活。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结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垄断利润的来源包括:①对国内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②通过控制市场占有非垄断企业的利润;③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④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知识点26: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五种:①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②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③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④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⑤微观规制,主要是指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微观规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是反托拉斯法。其二是公共事业规制,其三是社会经济规制。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在金融垄断资本的推动下,垄断资本主义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①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②随着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面对激烈竞争,实体经济部门不得不把利润的一部分投向金融领域,导致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③制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④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动因。①是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②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③争夺商品销售市场;④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①借贷资本输出;②生产资本输出;③商品资本输出。从输出资本的来源看,主要有两类:私人资本的输出和国家资本的输出。
知识点2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①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③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④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新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论断的科学性。
知识点28:空想社会主义和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空想社会上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火亡的经济根源。②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③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根本的原因是:①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②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③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④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⑤把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失误归咎于领袖个人,把纠正领袖的错误发展成全盘否定苏共的奋斗历史,直到丑化和歪曲历史,从根本上动摇了原来的理想信念,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系列困难与问题,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不具有长期性。原因主要有:①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③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