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住!同等学力申硕流程必须知道的8个秘密!
同等学力申硕必须知道的8个秘密!
通过率的问题
报考同等学力申硕,最终谁不想通过考试获得硕士学位呢?但是大家都没有在学校老师那里或者招生简章中看到明确的通过率问题。学校老师给出的都是一个非常没参考价值的回答,叫做只要认真复习了就能过。
但是要认真到什么程度、复习到什么境界才能过呢?统计数据说明,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的通过率并不是很高,虽然统考只考专业课和英语两门,但是仍有大量的同学最终无法获得硕士学位。
由于每个学校给予的考试次数不同,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一个班级的同学在第一次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时,两门都能通过的同学不超过班级人数的二十分之一。
后面的考试中,可能会有同学陆续通过。但是最终会剩下来一部分考生没学位。要么是两门都不过,要么是有一门过不去。
所以,学校不公开不公布通过率,模棱两可的话回答同学问题,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说了以后肯定会有不少同学不去报名;
第二,实事求是说,每个学校,不同专业的通过率也是不同的。
第三,的确有因人而异的因素,不能一概而论,认真复习、努力复习,通过率必然高。不复习,最后大概率拿不到学位。
学费是不是统一的?
学费表面上对外是统一的,但是事实上并不统一,每个学校不同,每个专业不同。有同学说,这个可以理解啊,我报名的是普通学校,肯定比清华、北大、人大的便宜一些。
但是,这并不是我主要要表达的内容。我要表达的是,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同学之间缴纳的学费可能都会有所不同。你交了多少学费,你花了多少钱,这个千万不要在同学之间聊,聊了也是会有不必要的烦恼。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同等学力考试,各个学校为了充分利用周六日资源闲置(全日制的同学不上课,教师和教室都闲着),都力求招生规模最大化,因为学费是以万元为单位计算的,多一个人,多几万元。
那么他们通过各个途径招生,具体包括:学校自己招,还有就是委托各个培训机构、继续教育机构、网站……这种情况下,直接去学校教务处报名的同学反而是最高价学费,耐心找代理报名的同学反而价格便宜了。
因此,建议报名这个考试的同学,缴费之前多咨询几个渠道能省就省,搞不好能省一周或者半个月的工资。
学校之间的管理差别能否能影响拿学位?
学校之间的教学管理差别,的确能影响拿学位。有的招生的老师说,最后参加的是全国统考,一样的大纲,一样的卷子,所以建议你少花几千元钱,上个一般的学校。他说的有道理吗?如果省钱,是有道理的。如果考虑通过率,没道理。
学校之间的教学管理差异,的确能影响考生最终是否能拿学位。这两年,中国政法大学异军突起,在同等学力招生上护招也很厉害,他们对校内的考试要求也很严格。
而另外一些学校,管理宽松,同学平时上上课,然后就直接参加统考。不同的管理方式,一定会导致同学不同的统考成绩。放羊式的管理,可能导致较低的通过率,严格的管理,通常会提升通过率。
同等学力周末授课,课程内容和考试相关吗?
多数是不相关的,因为同等学力的授课老师其讲述的课程内容,是你报名所学专业全日制同学的授课内容的压缩或精华版。老师授课内容,并不是直接和最后的同等学力全国统考专业课相关,绝大多数老师甚至都不会去关注考试大纲。
他们就是把给全日制同学讲的那些课程,再给同等学力考生讲一遍而已。你所有课程都听完了,学校发你一个毕业证,结束了课程的学习。同等学力要最终通过全国统考,最终是看考试大纲和总题库的。所以,这是一个神奇的考试和神奇的教学制度。
我个人认为,一个同学只要认真背诵考试大纲和全国统考总题库,哪怕不去学校上课,最终也是能通过全国统考获得学位的。
为什么很多同学感到报名的专业和最后考试科目不同?
考试大纲所列的一些专业,是传统专业。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一些专业步入夕阳,不能吸引考生关注了。
于是招生学校就及时推出了高大上的专业名称,让考生感到与时代非常接轨,什么大数据专业,新媒体专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这部分同学最后要参加考试了,发现要考的大纲是另外的东西,例如大数据专业的要去考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新媒体专业的,最后需要在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中选择一门考。
最后一次考试机会用尽了,还没拿学位怎么办?
不认真复习的考生,难免会出现考试机会用尽的情况。
若干年前,考试机会用尽了真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遗憾地离开学校。这几年政策有所调整,如果考试机会用尽,一些学校提供了花钱续命的方式(用游戏的说法,比较形象)。
例如,桌天学在同等学力管理中,如果有考生考试机会用尽了,仍不放弃,怎么办呢?可以重新办理资格卡,重新参加完校内考试后,再获得一定次数的全国统考机会。
费用问题,不需要再缴几万元的学费,但是要缴纳若干元的校内考试费,重新办理考试资格。从政策发展方向看,考试机会用尽的考生,是有机会获得继续考试的机会的。
考试机会究竟有多少次?
在同等学力考试刚开始的时候,各个学校给的考试次数都是4次,后来出现了4-6次的情况,经过对学校层面的分析,笔者得出一个不成熟的结论:
越是好的学校,学费越是贵,管理越严格,考试次数越少;越是一般的学校,学费相对便宜,管理容易放羊,考试次数越多。
究竟是自己复习还是报班复习?
看时间成本、看考试题型、看工作性质、看总复习量。我们找两个极端的科目为例进行讲解:同等学力各个专业的复习量相差很大,法学需要复习400多页的题库加900多页大纲,而公共管理中的行政管理只需要复习200多页。
如果你工作性质比较清闲,上班有很大的自由度,领导管理宽松,且自我管理能力很强,并且理解能力及领悟能力超强,你也许可以自己复习,因为你有大把的时间。
如果你处在工作上升期,工作繁忙,或是经常出差,或是需要带娃等等时间紧张,那不妨找找专业机构,人家老师帮咱总结好重点内容,并且有系统的复习规划,那花点钱,报个班,不是让自己更省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