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同小学部课程将基于中国国家课程标准开展课程创新。小学是儿童发育的成型阶段,小学部将致力于提供周全的个人成长支持,培养严谨治学、无畏探索、 创意拓展、坚韧不屈、自知自识的优良素养。知识和技能如果没有结合良好的学习 倾向来加以善用,都只是无用的纸上谈兵。我们将保护孩子天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坚持不懈。
在小学阶段,我们采用了回应式课堂(Responsive Classroom )的模式来辅导和关心学生。这在促进学生社交与情感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自我管理能力,最终在教育的各个方面取得进步。所有教师负责开展并督查回应式课堂的实施情况。它有助于凝聚班集体,建立并加强同学之间的联系和社区实践,这对学生在学业和生活中获得成功而言必不可少。活动内容各不相同,包括讨论、反思总结、做作业,以及正念训练。
发展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为了确保学生从早期阶段就开始意识到知识的跨学科性质,我们采用项目式的学习方法。这种严谨治学的方法不仅可以确保学生掌握学科范围内的知识还能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因此,学生将接受 STEM、人文、创意艺术、音乐、身体素质发展(当然还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教学,并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思考荟同教育团队根据主题式教学法原则,从语文教材中引申出的总体性问题。小学部的授课语言基本为中英文各半。
通过导师制和教师的授课实践,我们希望所有学生能在课程学习中综合培养所需的核心素养。我们通过城市深度学习和卓越中心体验,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当前世界亟需的全球化和本土化交融视角。每周的拓展日让学生可以专注于其在校内外的学习和研究项目,并不时参与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以上种种让我们与其他荟同校区始终保持步调一致。
小学每日课程表示例
小学核心教学方法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我们注重儿童的整体发展,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荟同将以个性化的方式构建他们与知识世界、自我世界和人类世界之间的联系。
顺应学生特点的课程设计
学生应该以自己的学习经验为中心,通过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调查,进而进行更深层次的知识学习。在荟同,这些跨学科项目将围绕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为学生提供机会,参与到当地社区的实践里。学生不仅在实践中学习,而且在反思中学习。
教师也是学生和研究者
我们注重教师学习,我们鼓励教师追求个性化的专业发展道路,保持与其教导的孩子一样的好奇心、兴趣和思考,成为终身学习者。为了培养严谨的学者和勇于探索的探索者,教师和学生将共同学习项目和经验。
做全球公民,强化身份感和目标感
多元化是我们的一大优势,在不同的背景、语言、种族、文化和视角下,我们的学生将成为尊重多元文化的全球公民。学生们将了解世界各地面临的问题,并培养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和技能。他们将学习如何有效沟通,以建立理解和合作。掌握至少一门其他语言和文化将成为他们在未来取得成功的基石。
以社交和情感能力为培养核心
社交和情感能力越来越被认为是孩子在学校,以及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其他环境中取得成功的关键。随着孩子们进入小学阶段,社交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培养对每个孩子的整体健康和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
努力和能力同样重要
我们相信,能力与努力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还要培养他们阅读的乐趣和求知的欲望。让他们不仅能够解决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将学习数学如何成为解决其他问题的工具或语言。我们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坚韧不拔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