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考CFA®证书,行业数据告诉你CFA®持证人前景!
导读:近年来,金融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有目共睹,各地方政府对金融领域及高端金融人才的扶持政策也相继出炉。
近年来,金融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有目共睹,各地方政府对金融领域及高端金融人才的扶持政策也相继出炉。在一片看好的行业大背景下,越来越多人涌进金融业,而考取深受金融雇主认可的CFA®证书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质疑的声音:
“CFA®证书真的这么有用吗?”
“CFA®持证人的薪资水平真的很高吗?”
“一纸证书,真的对职场有帮助吗?”
其实,CFA®证书的权威性及受认可度,人民日报早就给出的答案。
2015年,人民日报发文推出10种高含金量资格证书,CFA®证书排名第三。
2016年,人民日报推出13个高含金量的资格证书,再度点名CFA®证书。
2017年2月,人民日报推出55项含金量高的职业资格考试,CFA®证书位列其中。
2017年3月,人民日报又推出含金量高的十大资格证,CFA®证书又双叒叕上榜。
至此,人民日报前后至少“点名”CFA®证书四次!对其重视性不言而喻。
考取证书是为了谋取未来更好的职业发展,那么,对于广大金融人来说,中国金融人才的职业生涯图景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在2017年第二届中国金融人才峰会及2018年第三届中国金融人才峰会上,CFA协会®专业人士就用大数据展现了中国金融人才的职业生涯图景。
01金融人才行业分布
根据报告得知,自2010年以来,专业金融人才在金融行业中的比例得到了快速上升,其中与银行和保险相比,中国证券业务金融人才增幅最大,占金融人才总数的比例从2010年的8%增至2016年的15%。对于银行业务的占比稳定,证券与保险业务的此消彼长。
CFA协会®中国会长贾立军先生解读说:“传统银行业务是国家命脉,但随着金融资本市场的成熟与国际化,投资管理很大程度上就在证券业务发展中得以体现。”
根据2018年第三届中国金融人才峰会上首次公布的数据,在过去12个月里,VC、PE人才净流入高达22%,是对人才最具吸引力的细分行业,投资管理(18%)、资本市场(15%)、金融服务(12%)、投行(12%)紧跟其后。这些数据来自CFA协会®2018年的最新调查结果,旨在洞察金融人才和市场的最新趋势,为从业人员进行有效职业规划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和专业分析看法。
02金融从业者年龄分布
从年龄来看,尽管30岁以下的年轻雇员在金融从业者中占比高(32.5%),但其中不少人并不具备金融人才资质。
而从业者占比25.2%的年龄介于40岁到49岁之间的从业者却拥有高的金融人才比例(37.8%)。
这说明夹在两个年龄段之间的人群有通过金融资质培训衔接两者之间的差距的需求,这也体现在他们对应的个人发展需求上。年轻人为了进入这个行业或在职场进阶,就相应有更高的培训成才需求。
03金融从业者地域分布
在中国金融人才的地理分布上,2017年数据显示,香港以11138人成为最大金融中心,而上海、北京则是内地(共4910人)的两大金融中心,深圳、广州占据三、四名,成都、武汉、大连等零星金融市场开始兴起。这中间有近70%的人留在金融业,而其余30%的人是跨行业流动。
2018年最新的调查结果还显示,中国内地聚集了最多金融人才的十大城市吸引了这个行业60%的人才。四大聚集区块已经初步明晰,即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以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和以成都为核心的西部地区。
从金融人才需求指数来看,上海和北京毫无疑问仍是全国金融行业的两大中心;深圳金融人才占比和需求量虽然不及北上,但明显高于广州以及其它七座城市,显示了进入快速发展期的巨大行业潜力;杭州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量仅次于北上,人才比例却很低,吸引金融人才刻不容缓。
从各个城市人才流动趋势分析来看,虽然虹吸现象存在,但核心金融中心城市间的人才互流已经成为主流。在CFA协会®市场分析师张一看来,城市的人才流入和流出数量同时大幅度提高正是这些人才市场逐步成熟的标志。
04金融从业者职业发展方向
除了总结出以资产组合管理为首的一系列行业关键技能,大数据也通过对13万个职业发展历程样本的数据库分析动态给金融人才提供了未来可能发展道路的动态启示。
在中国,67%的PM都是从基层分析师岗位做起:实习生自下而上逐渐进阶为Analys-Associate-Consultant,到了这一步就达到了跨行业发展的通常阶段,转型为PortfolioManager等岗位;继续往上就是VP-SVP/Director/CIO等。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二三十年间,教育背景出现了多样化趋势,不少亚洲院校实现了排名飞跃,其中香港院校表现尤为显著。
05金融人才需求趋势
结合当前市场和行业发展背景、企业发展阶段来考量,目前有四种人才需求趋势:国际化、创新型、专业型、管理型人才。
专业知识是基础,要求掌握细分技能,如交易员、资管业务、审批、风控等。
所谓国际化,除了学习国际业务知识、考取CFA®考试国际证书等,或拥有海外工作或留学经历,还强调拥有能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的多元软实力:在国内能理解中国人关系网思维,在国外能转换成另一种社交沟通模式。
而创新型,则是要求顺应当下的科技发展趋势,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拓宽广度,留意新变化。
最后,要达到情商与智商的复合平衡,不仅技术过硬,还有足够的职业道德操守,且能善于管理团队,此谓管理型人才。
从短期功利性来说,CFA®证书能帮助求职者在职业转型时起到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敲门砖作用,尤其是竞争激烈的环境里。如阿里巴巴集团财资部副总裁欧家麟所说:
“在我的职业生涯从财务人员转到投资人员的关键时期,CFA®证书帮到了我。面试的时候,公司高管在电话里就说:‘你是CFA®持证人吧,那我直接问你软性技巧和你是否适合在我们公司发展的问题’。”
尽管真正从业应用知识面跟之前所学相比可能会显得很窄,但获得CFA®证书本身至少说明了持证者具有知识储备、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操守。除了求职优先之外,CFA®证书的获得也能给持有者带来其他职业福利,如奖金、免考资格等。
06金融人才职业发展路径
在金融人才职业发展路径方面,CFA协会®的调查通过机器学习收录了68500项金融行业的专门技能,并对出现1000次以上的高频次技能进行整理分析,看出在投资管理行业,重要的技能有投资组合管理、金融建模、财务分析、风险管理、估值等。而通过对13万个职业发展历程样本的分析和降噪处理,金融行业标准化职位的发展路径也更加明晰。CFA协会®希望这能帮助金融从业者发现自己所在的职业发展节点,相应地去获取更多的职业发展资源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