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育|每5个哈佛新生就有1个学过戏剧!
导读:谈及“戏剧教育”,大多数中国家庭可能觉得陌生,但是在西方国家,戏剧教育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国外的孩子们从幼儿园就开始自己的戏剧表演了。
谈及“戏剧教育”,大多数中国家庭可能觉得陌生,但是在西方国家,戏剧教育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国外的孩子们从幼儿园就开始自己的戏剧表演了。
在英国,通过《教育改革法案》将戏剧教育列入学校正式课程,戏剧教育覆盖从小学到中高年级,包括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领域。
在德国,戏剧课是小学、初中的选修课,高中阶段的必修课。
在美国,艺术教育第一次被写进联邦法律,将戏剧教育正式纳入幼儿园至高中的教育体系中。
余秋雨曾说: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机会从小学习表演,将来很难成为有魅力的社会角色。让儿童参加戏剧表演,不是要培养文艺爱好者,而是要赋予孩子们一种社会技能。
3-4岁孩子
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一个对世界全OPEN的状态,对新事物好奇,爱模仿,爱想象,爱说...... 培养和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是重要目标。
在戏剧中,孩子将在老师的带领下,运用“儿歌”“戏剧游戏”“角色扮演” “发音练习”等戏剧方式,去帮助孩子发现、探索、认知自我与世界。
在好听好玩的故事里和丰富的英文戏剧情景里,提升想象力、创造力和自信心,培养表达能力、同理心和规则意识。让孩子去享受表达、享受分享。
4-6岁孩子
这个阶段的孩子,刚开始慢慢有“我”跟“我们”的概念,是天性完全释放,思维、语言、情感发展的爆发期,想象力创造力开始萌芽,培养和建立孩子的 语言能力是重要目标。
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发音练习”“即兴表演” “肢体韵律”等戏剧方式,激发孩子“说”的欲望与自信心,并在表演中不断地去塑造和提升。
6-8岁孩子
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建立孩子自信、开发孩子智商、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最佳时期,也是发展语言和思维的黄金期,培养和激发孩子的语言+创造力是重要目标。
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戏剧游戏”“角色扮演” “情景对话”等戏剧方式,激发和鼓励孩子“用英语表达”,并在表演中不断地去提升。
8-12岁孩子
这个阶段的孩子,刚刚步入青春期,有了更自我的认识,有自己的想法,追求自由希望得到认可;这个阶段引导和培养孩子的解决问题、国际素养、公众演讲是重要目标。
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和舞台剧目的演出中,激发孩子“即兴表演和发挥”的能力和欲望,并在表演中不断地去创造。
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需要学习和成长的方向,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戏剧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所倡导的是全身心投入的演出,在不同的角色中体验与学习,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去感受、去排练、去参与、去演绎不同的故事,不同的角色,他才会有一个深度的思考。
对于这个人物角色在经历整个故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通过切身的参与与感受,孩子对自我的感觉、对世界的认知,无论是通过传统文化还是通过西方经典,都是一种体验与学习。
戏剧,带给孩子更深度的思考!
戏剧本身是跟人特别相关的,比如我们常说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戏剧好像是提前演练的人生,可能人生中,当真正经历的时候,就有多一点的准备或多一点的可能性。
体验不同的人生,有些人生你根本不可能体验到,比如老人、盲人、警察、公爵等等不同时代不同工种的人物角色,去体验他们的生活,感知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思想。
所以,戏剧能引发孩子们对于人生的思考。
戏剧,教会孩子集体观与自我认同感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也是一个集体艺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在剧中的定位。
在团队协作的戏剧表演中,让孩子们感受到“我是不一样的”、“我很重要”、“我们是一个团队”、“要对自己同伴负责”......
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也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
戏剧教育是一种最贴近人性的教育方式,能让孩子明白生活就是戏剧,而人生亦为舞台。
它为孩子提供了质朴又真实的表达场景,它会唤醒和触碰到孩子内心最真实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