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率高又好玩!凭什么这门AP课程孩子们都“抢”着学?
导读:因为AP选科确实太重要了,所以最近几篇文章,深小澜一直致力于给大家拆解各个AP科目,尤其是一些比较百搭的学科。之前我们跟大家介绍过一个百搭学科AP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它们好就好在“文科生可以当理科用(涉及一些简单的运算)”,“理科生可以当文科用(展现对社会科学的理解)”。在寻找百搭科目的时候,深小澜
本文由南昌天行一中国际部学校整理发布,欢迎联系预约试听
因为AP选科确实太重要了,所以最近几篇文章,深小澜一直致力于给大家拆解各个AP科目,尤其是一些比较百搭的学科。
之前我们跟大家介绍过一个百搭学科AP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它们好就好在“文科生可以当理科用(涉及一些简单的运算)”,“理科生可以当文科用(展现对社会科学的理解)”。
在寻找百搭科目的时候,深小澜又挖到了一个宝贝科目——AP心理学,心理学确实也是个典型的文理兼修学科,但很显然,AP心理学的优点还不至于此......
STEP
01
AP心理学,孩子们都说“好玩”
对于心理学大家总有一些幻想和误解,比如“读心”“算命”“催眠”,或者觉得它是“洞察人心”的“照妖镜”,其实心理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
长期以来,大学和高中都将心理学归类为社会科学或社会研究课程,24年AP心理学也面临改革,CB现在建议将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课程提供。
这其实意味着AP心理学的定位将横跨两大学科领域,文理兼备,它地位越来越高了。
↑盗梦空间剧照
具体到AP心理学的学习,其实也涉及很多复杂的内容,比如统计、研究方法、实验心理等,需要比较强的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以人文社科、商科为目标同学来说,在不涉及过多运算要求的前提下,AP心理学是展现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利器。
同时,虽然有学生反映AP心理学语言要求和专业名词比较多,但相对一些难度较高的文史类科目,AP心理学对背景知识没有太多要求,不像一些文史类科目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作为支撑,一些理工科学生也完全可以尝试。
对于目标医学专业的学生们的同学来说,AP心理学几乎是必备的,整体上可以说是相当百搭。
咱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的好处就在于此——深小澜发现,很多孩子对AP心理学的评价是“有趣”“很有意思”“难度不大”,它是了解社会和人的一面镜子,也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
比如AP心理学学习内容会涉及一些脑部结构解析、性格的解析、对社会现象的剖解......都是非常吸引人的部分。
而AP学习是漫长而延续的过程,如果你担心孩子学不下去复杂的AP课程,都可以先了解一下AP心理学,其中的一些知识点可能琐碎枯燥,但都可以在“社交、工作、职场、家庭、恋爱”等等案例中找到对应......
所以很多学生甚至会觉得AP心理学学起来比宏观微观经济还要轻松且有趣。
可以说,学习AP心理学在冲击5分的同时,还能满足初高中学生对探索人类心理的充沛的好奇心,让很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自主探索的内驱力,而这种内驱力不仅能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甚至是终身受益的。
STEP
02
在AP考试中也是大热
AP心理学能够成为大陆选科TOP 10之一,除了本身有较大优势之外,在AP考试中也有比较大的优势。
主要集中在“5分率还比较不错,容错率也比较友好”这两点上。
AP心理学是容错率最友好的科目之一,改革前满分的分数要求在60%,从2021年到2023年,5分率从15%爬升至17%,还是比较可观的。
不过官方已经公布,2025年大考AP心理学要面临一波改革,具体有哪些变化,我们来看一看。
STEP
03
AP心理学会有怎么样的改革方向
CB官方首先对AP心理学的考纲完成了一波删减整合,由原来的9个单元,简化为5个单元:
详细单元知识点如下:
下滑查看更多
修订后,每个单元包含了课程关键术语,CB将心理学中最常用的概念缩减到了750个,这让授课的过程更加清晰。
伴随着考纲的调整,考核和评估方式也出现了变化。
选择题(MCQ)
题型题量:选择题题量由100题减少至75题,选项减少(由原来的5个改为4个),考试时间从50分钟增加为90分钟。
时间多了,考试内容也会更加深入,会包含更多的图表、图形、表格和数字,对分析解读能力的要求更高了。
简答题(FRQs)
题型题量:题目数量不变仍是两道,但考题的形式出现了变化,首次出现两个新的自由回答问题(FRQs)。
考试将重点评估学生的多样化技能,大家可以详细看一下AAQ和EBQ各自指向的内容。
1
文章分析问题(AAQ)
文章分析问题(AAQ)是第二部分中的第一个FRQ。
学生将识别研究设计元素(方法论、变量和伦理)并解释文本中使用的基本统计数据、研究结果的普遍适用性以及文章如何支持或反驳正在研究的心理学概念。
学生将有25分钟完成这项任务,包括10分钟的阅读时间。
2
基于证据的问题(EBQ)
基于证据的问题(EBQ)是第二部分中的第二个FRQ。
学生将对该主题提出一个主张,并使用文本中的证据来支持他们的主张,并应用AP心理学相关内容来解释为什么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
学生将有45分钟完成这项任务,包括15分钟的阅读时间。
总结一下,改革后的AP心理学考试的考察重点包括概念理解、研究设计以及数据解读这三个方面,其性质更靠近科学类科目。
可以预估的是改革后难度有一定提升,拿分更加难,不过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考察重点将更偏向于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分析能力,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对于喜欢“背背佳”的学生来说,接下来的AP心理学学习要更加注重提升逻辑思考能力和科学素养,这也更加符合我们学习心理学的初衷。
还需要注意的是AP心理学已经纳入机考科目名单了,明年(2025年)就要正式采用机考方式,大家要开始提前熟悉机考流程哦~
AP心理学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当然也少不了老师的引导,很多同学也在学习AP心理学时提到了老师引导的重要性——
想要了解自己是不是适合备考AP心理学?
想知道如何搭配AP不同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