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东方学校:IGCSE选课攻略 | 道理都懂,但在这点上还是纠结,怎么办?
导读:说到IGCSE选课,家长们多少有点纠结:学校有规定了五六门必修课,而剩下可以自行选择的科目,总让人左右为难。比如,娃相对更擅长理工类科目,兴趣点也在此。但不可否认历史、经济这类科目,对于孩子思考问题有很大帮助。选课的时候是否要加强?是保住眼前成绩,还是着眼于未来?再比如,当家长和孩子的想法不一致,是
本文由广州新东方学校整理发布,欢迎联系预约试听
说到IGCSE选课,家长们多少有点纠结:学校有规定了五六门必修课,而剩下可以自行选择的科目,总让人左右为难。
比如,娃相对更擅长理工类科目,兴趣点也在此。
但不可否认历史、经济这类科目,对于孩子思考问题有很大帮助。选课的时候是否要加强?是保住眼前成绩,还是着眼于未来?
再比如,当家长和孩子的想法不一致,是想办法劝说,还是完全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
其实,选课,既是帮孩子铺基石,也是一门策略艺术。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如何在众多科目中,为孩子找到那条最适合他们、最能实现潜力的路。
一、明确选课的目标
首先,选课不是简单地为了“凑数”或者应付考试,而是为今后A-Level乃至大学申请做准备。
在这之前,我们得先弄清楚两个问题:
成绩因素:
IGCSE成绩对A-Level入学和大学申请都至关重要。因此,选择一些比较容易拿高分,A*率较高的科目,可以让孩子在整体分数上占得先机。
专业导向:
如果孩子已经对未来的专业有了初步设想,那么可以提前选修相关领域的科目,为后续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比如医学类专业,对理科成绩的要求通常较高,选课时,就需特别注意理科课程的难易和评分标准。
二、选课六大原则
具体操作中,不妨从下面几个角度综合考虑:
难易适中,优势科目优先
参考孩子以往的学习成绩,和所在学校的优势学科,选择那些既有把握又能得高分的科目。毕竟,成绩是一切努力的资本,不可轻视。
大学申请要求先行一步
提前了解目标院校,或理想专业对IGCSE成绩的要求。就像有的名校对理科成绩有严格要求,提前做好规划才能避免未来“临门一脚”的窘境。
兴趣引导,激发内驱力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假如孩子对某一科目情有独钟,那么即便该科目有一定难度,兴趣也会驱使他们迎难而上。
前景规划,不只为眼前
如果孩子对任何科目都没有特别明显的兴趣,不妨选择那些在未来学习中能开阔视野、培养综合能力的学科,如经济学、地理或艺术等。
不仅有助于全面发展,也能在试错中找到自己的强项。
保质为先,再谋突破
选择科目时,建议以确保成绩为主。与其让孩子在十几门课程间忙得焦头烂额,不如精心打磨八门高分科目,为冲击名校打好坚实基础。
文理兼修,拓宽视野
IGCSE选课阶段,多尝试不同领域的科目,比如社会学、商科或艺术,在文理之间找到平衡。
这样既能适应孩子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也能为A-Level的选科留出更多操作空间,增加未来的竞争优势。
三、家长与孩子的沟通
选课决策不同,常常引发家长与孩子发生分歧:家长往往更看重成绩和未来的“硬指标”,而孩子则可能钟情于自己喜爱的领域。
当两者观念不一,该怎么办?家长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平等讨论、共同决策:与孩子坐下来,既要倾听他们的兴趣,也要结合未来规划,达成共识。
理性分析,数据说话:准备好相关数据(如各科目历年的难度分析、评分趋势和大学要求),让孩子看到选课并非纯感性选择,而是有理有据的未来规划。
适度引导,尊重自主:家长可以提供建议和经验,但最终要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和兴趣点。
四、如何应对困惑
不论哪种选择,都可能会有遗憾。
很多家庭在选课时,总会在“保分”和“兴趣”之间徘徊:理工类科目看似“安全”,但历史或经济的独特魅力,又让人忍不住多留点心。
关键在于:
及时调整,灵活应变:随着学习的深入,可以定期回顾调整选科计划,发现哪些方向更适合孩子未来发展。
咨询专家,多听多问:不妨多与学校老师、留学顾问或曾走过这条路的家长交流,听取他们的经验。
放眼长远,不为一时困惑所累:选课只是学习路上的一站,无论如何选择,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和适应力,为今后更多可能性打下坚实基础。
IGCSE选课,并没有所谓“对”或“不对”的答案,只有最契合孩子实际情况和未来规划的选择。
道理我们都懂,但面对具体科目时还是会纠结。家长不妨把它当作一次和孩子的共同探索,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
毕竟,教育是一段不断试错与调整的过程,只有在不断磨合中,才能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成长路径。
希望这篇攻略能为各位家长提供一些参考,让我们一起陪伴孩子,走出这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学习之路。